用生命去爱,托起心中的太阳

2009-07-31

用生命去爱,托起心中的太阳

――读《白衣天使汶川情》有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黄埔院区上肢骨科  邝艳红

 

“爱在左,同情在右,

走在生命的两旁,随时撒种,随时开花

将这径长途,点缀的花香弥漫,

使穿枝拂叶的行人,踏着荆棘,不觉得痛苦,

有泪可落,却不是悲凉。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――――题记

灯光下,捧着这本《白衣天使汶川情》,双手不自觉的有点颤抖,时间仿佛回到了2008512四川省那次8.0级的大地震,跟随着我们白衣天使的脚步走进川蜀大地,再一次回顾那一段永不磨灭的历史,看到了我们最美的天使,这些最可爱的人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,她们勇往直前,不畏艰险,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“白衣天使之歌”!

书中的每一篇文章,都是那么的真实感人,一字一句触动着我的心弦,虽然我没有经历那场灾难,也没有机会到现场去帮助灾区的人们,却让我仿佛置身于汶川大地中感受到他们的悲悯与伤痛,看到了他们的绝望与希望。

生命偶然无法记录!无法还原!于是便等待秒针指向生命。而幸福地活着的我们是无法理解没有时间的生命和没有生命的时间。今晚跟随书中“战地”七朵金花一起亲历了那场抗震救灾的每个日日夜夜,看到了她们面对险情,面对生命的呼唤,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,用美丽的心灵抚慰废墟上的生命,用青春和热血托起生命的太阳。同时也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在后方支援的志愿者,护理部的老师们,还有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姐妹们用自己的技术,爱心为灾区的人们给予帮助,送上温暖,不怕苦,不怕累,无微不至,把灾区的人民当作自己的家人来看待。使伤员们更快的康复,重建信心,坚强的活下去。书中的每一张照片,每一段文字,每一个情节,都触动着我,让我潸然泪下。

此刻记忆飘到了去年9月份,当时我在脊柱外科实习。脊柱外科是我们医院收治灾区伤员的重点科室,9月大部分的伤员都已康复回到他们的家乡进一步治疗。那时只剩下38床的苟老师还没回去,她下半身已经瘫痪了,大小便都不能自理,她是我接触比较长时间的一个地震伤员。所以对她印象很深刻。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被她的琴声所吸引过去,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,阳光温暖照着整间病房,她坐在病床上全神贯注的拉着小提琴,我的脚步声惊扰了她。我说很好听的小提琴声。她向我微微一笑,现在仍然无法忘记那份安然的微笑,仿佛世间所有的苦难都在这微笑间化为乌有。她说才学不久,东莞的朋友见我躺在床上动不了,所以送我这把小提琴,让音乐来抚慰我的心灵。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,才28岁的青春年华,生命才开始走入美好的开端,谁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失去了这些幸福的美好。所以刚开始她心情反复无常,时好时坏,我们无法感受她的痛苦,却可以理解她的心情,试问这些灾难与痛苦并不是常人都可以面对的,她需要时间慢慢去接受,去面对。科里的护士姐妹们都很关心她,她心情不好乱发脾气时我们尽量去开导她,陪她说话,用尽一切耐心、细心,让她感受到只要活着,这世界还是多么的美好,没有什么苦难是过不去的。让她感受到我们的温暖,还有很多人关心着她,与她一起共同战胜疾病,一起走过这些风雨。终于她带走坚强的笑容面对以后的人生,在她要回去的那天,她的笑容多么的动人,美丽。她感谢我们医院的领导,感谢那些给予她帮助与支持的医生护士姐妹们。看到她重新拾回对生活的信心时,我们都很高兴,这些都有着我们护士姐妹们一番心血与努力。

无论是书中所说的那些感人的故事,还是我们本身亲历过的,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、平凡的语言、平凡的举动,但恰恰是这些平凡的事情成就了生命的辉煌,我们不仅仅是一名护士,而是病人的朋友、亲人。人活着,不仅仅为了自己,而要为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出自己应有的那一份力量,这就是我们白衣天使应有的精神。

夜已深,书中的每一章节我都认真的读完了,心潮澎湃难以静止,发现泪水已经浸湿了书本。带着悲痛,崇敬的心情敲着键盘写下这篇读后感,此刻,我已无泪,因为泪在全身的血脉中奔流。